­
品牌的異想世界

現在最流行的點餐方法?

到了一家新餐廳,你會怎麼開始點菜?請服務生推薦?拿起餐廳最夯的宣傳單?馬上拿起手機Google一下?...還是直接叫老闆出來啊!(雖說內心是這麼吶喊著。但是新餐廳上手前,我們請務必要淡定!)瞧瞧紐約的一家餐廳,如何利用Instagram行銷自己。讓大家開始點餐的同時,透過Instagram看看別人點了什麼菜,或者你也可以點了其它菜色,上菜後,再透過Instagram的Tag成為他們餐廳菜單上的免費照片~經過不斷地照片、打卡等資訊上傳。餐廳不用為推出新菜色而增添攝影費,或是不定期性的熱門餐點宣傳,因為Instagram通通幫你包辦了呢。這,可真是聰明透頂的主意!如果說,有一天,某位海產攤老闆娘操著台灣國語跟你說,請上APP看偶們的菜單...先別急著三條線,我們應該要理性地提出專業建議:老闆娘!你千萬別......太勉強啊!後話:Instagram話說目前尚未在台灣完全風靡。這種美好的復古照片分享經驗,最適合的大概會是旅遊業或是餐飲業、特定服務業,某些很重感官體驗的行業類型,若要如何玩個新把戲,端看經營者如何放開自己的經驗,讓風潮下的APP直覺性帶領你思考吧。 ...

Continue Reading

品牌的異想世界

Getty Images - 愛的大爆炸

  "影像"本身是個很不容易推銷的東西,它需要有強烈敘事性,好推銷給消費者知道 。不過有時候透過精準的選圖後,成為連續動畫後,反而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在影片中,Getty Image充分展示出它們的圖量龐大這檔事情:不斷地的重疊,不斷的輪迴,愛情、老去、孤獨、旅行、中樂透,人生亦是如此。話說,Getty Image的好圖,還真是省去不少廣告公司,尋找創意上的力氣。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就是因為充滿更多更快的可能性,創意才會不斷地存在。 ...

Continue Reading

推人打擾了

關於博學幽默的Rory Sutherland

在電腦普及之前,我們從來不知道未來的今天:我們每天如此依賴這些玩意兒,而且是在工作上。在網路開通前,我們從沒想過可以用電腦“登入”月球。在Steve Jobs在世時,我們也從來不知道:每個人可以隨時攜帶自己的 ─「各種無形資訊 」走在街上邊與人“交換”以及“交談”。改變,說起來很像一瞬間的“感染行為”。但是許多行為“傳染”起來,卻也花上了人類數年的時間。如今,回憶起來,不過就是幾日前的光景罷了。現任英國倫敦奧美副總Rory Sutherland應該是一個博學的人,講故事的幽默感,決定了他的魅力。每個人都有一塊無形價值的位置,往往很難具體化,因為無形,但是損失或是增加的時候,人們卻有不少感觸。如何從觀察群眾到特殊觀察,請聽聽看Rory Sutherland如何跨越群眾觀點。主講人 ─ Rory Sutherland現任英國倫敦奧美集團,副總暨執行創意總監於1988年加入奧美進入廣告界前,短暫從事過教職工作更多:關於Rory Sutherland在TED的演講。http://www.ted.com/speakers/rory_sutherland.html  ...

Continue Reading

那些時髦的事件簿

從LINE一下,瞧一下入口網站趨勢

10多年前的入口網站,真的就是"純"入口網站(很純,我發誓!)提供的服務其實非常單純,不外乎"搜尋"為主搭配各式各樣的小型資訊服務為輔比如信箱、聊天版、網站、電子報等等,大多是免費!當年的時空環境,網路並沒有家家戶戶普及化的同時能上網的人跟今天比起來還真是特殊又稀有的市場當時,在網路世界中:光一個ICQ,喇叭中喔喔的聲音不斷延續連遊戲對戰也還要透過電話撥接,等嗶的一聲響起後過了個把月後,才驚覺收到的電話帳單還真嚇人!這多少個夜裡等待一個迷人的回應或是眾多表情符號以及遊戲中的興奮感想想換算當時撥接上網的時間,大概可以用泡麵的時間來兌換這些回憶也許其中這過程,令人著迷的地方,不就是這兩個字:“等待 ”“等待”多麼令人期待與美好。然後,10年之間變化之大,穿越後。(對!沒錯,就是「穿越」,我們也要左岸一下。)如今的入口網站,已經不是你想像中這麼單純。如同最近你轉到哪就看到的的廣告:桂綸鎂 X LINE的廣告(背後隱含著NAVER積極打入台灣的企圖心以及雄厚資金)NAVER是什麼?韓國第一大入口網站;08'年世界排名第五的入口網站(僅次於Google, Yahoo!, 百度, 微軟)今時今日,網路爭奪戰,不是打開電腦,人人就會上來敲門的世界了。從臉書掀開新世紀的滲透大作戰,利用超強的傳播效應,已經將會員吸收方式全面洗牌而LINE利用母公司最強的研發背景,強打通訊之路或許有人問,它花了許多銀子,提供免費的服務,又能怎樣嗎?當初,也有不少人對Youtube或是至今最火的臉書提出類似的疑問。免費的東西,一向很誘人。當世界上有兩千萬人同時用它的服務時,並且能將老二及老三刷掉讓它們重練時(笑)真的,不必再問它能做什麼了。後記:NAVER這波浪潮,就看台灣雅虎怎麼接招了(擁有最純正的血統入口網站!也是僅存之一!)雖然,看起來台灣雅虎的競爭趨勢,比較性的浪頭卻是偏向各購物網站的龍頭們,如PCHOME線上購物、東森購物、PayEasy等... ...

Continue Reading

那些時髦的事件簿

Pin出你的品味收集!

每天Pin一下,培養一下品味。什麼東西最難收集呢?應該說是虛擬的物件吧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收集某些物品,是有些麻煩的。比如有人喜歡集郵(不會這麼老派吧...),就必須準備一本集郵冊來收納這些小紙張;所以收集各式各樣的東西,就必須有一個「容器」來裝載它們。而「容器」本身也需有被儲藏的空間才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一定擁有這些空間。某方面來說,現實中的品味也需要一個被收納的地方於是在網路上,一個最新最快最夯的「容器」出現了:Pinterest!如果它是圖片式的微博,似乎太小看它。微博大部分是採用文字式互動,結果重於分享或是取得認同。偏於用個人陳述表達某些經歷。(微博定義:新浪微博、Twitter、Plurk、Tumblr應該也算...)Pinterest呢!?分享收集個人喜好,但是博得認同似乎是另外一件事情。就好像是你喜歡吃的東西不見得要強迫別人一起,但是可以互相分享出去,其他人看見了頂多不轉貼,卻不會對此產生太多意見。畢竟只是分享某張圖片。而且圖片這種事情似乎在畫面上有一種魔力及渲染,用喜好找圖:那些喜歡某類圖片的人,很自然就會靠在一起。於是看多了人家的收藏,你的眼界也順勢打開,偶爾更新一下別人沒有的收藏,又會互相堆疊更多在一起的認同。而這種認同感,可不需要寫寫文字,要花點閱讀時間醞釀出來,可能僅僅只發生在三秒鐘,你認同了對方的圖,不論對方是誰,而且圖片好好看,之後你就會不斷的Follow下去。如果說Tumblr發布的途徑太多,簡簡單單的Pin,創造自己的喜好及品味,可能會是你的首選。Pinterest利用最直覺的方式,讓你擁有收集的能力。看到什麼圖片就按一下Pin,馬上釘到自己的帳號中。一連串的累積,沒多久無需跟人家轉貼來轉貼去,你馬上就累積某種「態度」,那些畫面營造出來,無須言語的畫面堆疊。Pin一下,讓你拾回單純的視覺樂趣。http://pinterest.com ...

Continue Reading

推人打擾了

來自型男客戶發表的一篇「幸福」定義

文章作者:http://www.nex1.com.tw/ Vincent Taso人們常說,『幸福』乃是一種抽象的虛幻意境,我們並無法實質地,感受到幸福的存在。其實,所有的人在無意之間,經常都會體會到幸福的魔力,確切地降臨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最常體驗的例子,便是有那麼短短的幾分鐘、甚至於持續一整天,我們被之前短暫的時光,油然而生的幸福感所籠罩。雖無法解釋其中之奧妙,但我們著實地查覺到一股,難以言喻的幸福感。 幸福看似神祕飄渺,乃是因為它經常是莫名地,悄悄在我們無所察覺的時刻出現。但其實,幸福一點也不神祕。我們明確知道,生活周遭有哪些事,經常使我們不快樂。又普羅大眾,經常是不斷追求,自身缺乏的事物。人們想像著,一但能夠獲得,渴望已久的人際關係、學歷、婚姻、或是升遷,都會使我們快樂。但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在這些慾望得到滿足的那ㄧ刻,接踵面臨的,卻經常是被幸福拋棄的失望感受。同樣地,買東西並無法使任何人快樂。來回周旋於商店賣場,購買當季衣服、或是最新型汽車的購物狂,常常發現,東西到手後,伴隨而來的,是心靈上的悵然空虛。 買自己想要的東西,無異會使人高興好一陣子,但這樣的幸福感受,隨即煙消雲,無法久留。購物的興奮,與原本的期待,時有落差,我們只得不斷循環,重複買東西的行為,就好像喝酒上癮的人,不斷地忘記前一晚的宿醉。仔細探究,原來買東西,尤其是買東西給自己,並無法使本身快樂。事實上,越想要藉由購物,來善待自己的人,反而越容易陷入,不快樂的境界。人們過度將焦點,放在自己的身材、衣著,其下場經常是,帶著灰心與無力的失落感。只要隨機觀察,自己周遭的人,便可以輕易地發現,關注過多自身的細節,注定會帶來悲慘的結局。如果真的要覺得快樂,只要放空自我意識,即可輕易達成。忘掉自己的外表、自身的感受、升遷與否,把諸多關於切身的焦距移開。這絕非毫無根據,空穴來風的說法。只要試著去回想一些,再尋常不過的經驗,如整理衣櫃、洗碗等等,能夠讓我們暫時完全忘掉自己的日常家事。當我們回神時,剛剛瞬間流逝的短暫忘我,被美好的幸福感受所取代,窩心地浮上心頭。 所以,忘掉凡事以我為主的意識,便相當重要。那要如何辦到呢?簡單,將焦點集中在,身旁的事物。那些經常幫忙自己家人或是朋友的人、或者從事政治活動的義工、或是伸出援手,救濟弱勢族群的團體,乃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一羣人。我們有時聽到,某某人捨身為己、或為他人而活的事蹟。其實這樣做出犧牲的人,反而經常沈浸於,幸福的喜悅中。當然,就算是一個經常照顧他人、投入比自我更高情操服務的善心人士,也並不保證,他的人生一定是一帆風順、永保安康地受到特別眷顧。沒有人是一輩子,可免於任何生老病死的自然宿命。但至少,這樣的人、會比事事以自我為中心、時時追求時髦事物、反覆地站在鏡子前,看著鏡中的自己,任由光陰流逝的人,要來的快樂許多。 想要追求快樂,只要下定決心,遠離聚光燈。放棄凡事以自我為主、忘記外在的疼痛、及內心恐懼。同時、讓自己保持忙碌。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寬廣、迷人,隨時向你招手,迎接你的參與。更何況,尚有許多不幸的人,需要你的協助。做法很簡單,多一些付出,少一些回饋要求。有一種人,最能夠體會此一精髓,那就是生命已接近死亡,等待臨終的重病患者。當任何人被告知,他的餘生所剩無幾時,他會開始安排,思索接下來真正的優先順序。沒有人會在安寧病房中,希望繼續辦公、或是計畫購買,最新款式的汽車。此時重要的是,親朋與好友。換言之,就是切身的人際關係。以往你是如何對待別人,而對方又是如何回饋你,自己與親近的人之間那種交互關心、水乳交融的幫忙過程,以及與周遭人士,大家互相扶持、彼此慰藉的純粹喜悅,完完全全都是抒發自內在的心靈幸福。認真發現自己生命的價值,進而嘗試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這樣的生命,不需要購買任何東西、或向任何人諮詢,只要著手去做即可。從此刻開始!朋友圈─生活中的幸福之一 ...

Continue Reading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