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腦普及之前,我們從來不知道未來的今天:我們每天如此依賴這些玩意兒,而且是在工作上。在網路開通前,我們從沒想過可以用電腦“登入”月球。在Steve Jobs在世時,我們也從來不知道:每個人可以隨時攜帶自己的 ─「各種無形資訊 」走在街上邊與人“交換”以及“交談”。改變,說起來很像一瞬間的“感染行為”。但是許多行為“傳染”起來,卻也花上了人類數年的時間。如今,回憶起來,不過就是幾日前的光景罷了。現任英國倫敦奧美副總Rory Sutherland應該是一個博學的人,講故事的幽默感,決定了他的魅力。每個人都有一塊無形價值的位置,往往很難具體化,因為無形,但是損失或是增加的時候,人們卻有不少感觸。如何從觀察群眾到特殊觀察,請聽聽看Rory Sutherland如何跨越群眾觀點。主講人 ─ Rory Sutherland現任英國倫敦奧美集團,副總暨執行創意總監於1988年加入奧美進入廣告界前,短暫從事過教職工作更多:關於Rory Sutherland在TED的演講。http://www.ted.com/speakers/rory_sutherland.html ...
10多年前的入口網站,真的就是"純"入口網站(很純,我發誓!)提供的服務其實非常單純,不外乎"搜尋"為主搭配各式各樣的小型資訊服務為輔比如信箱、聊天版、網站、電子報等等,大多是免費!當年的時空環境,網路並沒有家家戶戶普及化的同時能上網的人跟今天比起來還真是特殊又稀有的市場當時,在網路世界中:光一個ICQ,喇叭中喔喔的聲音不斷延續連遊戲對戰也還要透過電話撥接,等嗶的一聲響起後過了個把月後,才驚覺收到的電話帳單還真嚇人!這多少個夜裡等待一個迷人的回應或是眾多表情符號以及遊戲中的興奮感想想換算當時撥接上網的時間,大概可以用泡麵的時間來兌換這些回憶也許其中這過程,令人著迷的地方,不就是這兩個字:“等待 ”“等待”多麼令人期待與美好。然後,10年之間變化之大,穿越後。(對!沒錯,就是「穿越」,我們也要左岸一下。)如今的入口網站,已經不是你想像中這麼單純。如同最近你轉到哪就看到的的廣告:桂綸鎂 X LINE的廣告(背後隱含著NAVER積極打入台灣的企圖心以及雄厚資金)NAVER是什麼?韓國第一大入口網站;08'年世界排名第五的入口網站(僅次於Google, Yahoo!, 百度, 微軟)今時今日,網路爭奪戰,不是打開電腦,人人就會上來敲門的世界了。從臉書掀開新世紀的滲透大作戰,利用超強的傳播效應,已經將會員吸收方式全面洗牌而LINE利用母公司最強的研發背景,強打通訊之路或許有人問,它花了許多銀子,提供免費的服務,又能怎樣嗎?當初,也有不少人對Youtube或是至今最火的臉書提出類似的疑問。免費的東西,一向很誘人。當世界上有兩千萬人同時用它的服務時,並且能將老二及老三刷掉讓它們重練時(笑)真的,不必再問它能做什麼了。後記:NAVER這波浪潮,就看台灣雅虎怎麼接招了(擁有最純正的血統入口網站!也是僅存之一!)雖然,看起來台灣雅虎的競爭趨勢,比較性的浪頭卻是偏向各購物網站的龍頭們,如PCHOME線上購物、東森購物、PayEasy等... ...